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

未来汉服产业主导权将向资本迅速倾斜 汉服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时间:2022-09-14 10:36:00 阅读:1387 整理:武汉市场调查公司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衣冠、衣裳、汉装,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

随着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增长,汉服文化加速走进大众视野。数据显示,抖音汉服话题播放量超百亿次;B站国风音乐爱好者及参与人数超8000万人。随着短视频类新媒体的兴起,汉服销售渠道扩大,进一步带动汉服市场的销售。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汉服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未来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汉服市场规模达到76.9亿元。汉服爱好者在汉服消费支出上毫不吝啬,比较能剁手,消费能力较高。总体上看90后是汉服爱好者的主力,约占到整个汉服爱好者的76.7%,而19-25岁左右的年轻人是汉服的主要消费群体。

近年来,传统文化复兴,喜欢汉服的人越来越多,汉服文化逐步走向流行。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汉服有着深远的文化底蕴,随着国民传统文化自信的复苏和政府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动,汉服热潮不断升温,产业潜力不容小觑。

汉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8年及以前,中国汉服相关企业一直平稳增长,2019年中国汉服相关企业新增数量与注册增速均达到峰值,汉服及相关企业数量743家,增幅高达310.50%;2020年稍有下降,汉服及相关企业数量609家,同比下降18.03%;截止2021年6月23日,中国汉服及相关企业数量318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汉服原创品牌中,除了十三余,还有华裳九州、重回汉唐和织羽集获得了融资,融资轮次处于早期阶段。今年,汉服国风品牌十三余完成过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哔哩哔哩、泡泡玛特等。

从汉服爱好者的规模来看,汉服运动依然是一种小众的亚文化,一方面体现在参与群体的高度单一性,另一方面是核心圈子的排他性,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汉服爱好者的规模约在400万人左右,但是穿汉服的消费者群体远远高于此,约在500-1000万人之间。2020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79.6亿元,同比增长82.99%;预计2021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105亿元。

汉服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来看汉服产业化的进程在2019年以来明显加速,商家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而未来主导汉服产业主导权的将向资本迅速倾斜。现代新兴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促进了汉服的广泛宣传。

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精美且成本低的汉服配饰,利用5G和AR技术可以让中华传统文化作品更加生动,而利用数字化技术则可以复原出土服饰,为汉服的设计和制作提供历史依据。业界人士认为,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汉服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已成必然趋势。

公众号:华夏经纬数据科技

关注公众号:
华夏经纬数据科技
更多调研资讯>>

免责声明:
本站文章内容以及所涉数据、图片等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华夏经纬立场。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华夏经纬(广州)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终解释权。

QQ在线咨询
给我们留言

咨询电话

020-84668848

华夏经纬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华夏经纬视频号

关注视频号

电话回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