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

消费品市场成就辉煌:从计划到市场,从温饱到小康

时间:2019-08-30 10:51:00 阅读:3083 整理:成都市场调查公司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四川深化流通领域改革,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费市场繁荣发展,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消费新动能快速成长,消费模式日新月异,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已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类型、多种经营业态并存的市场网络和流通新格局,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消费品市场发展蹄急步稳

建国七十年来,四川消费品市场日益繁荣,特别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步入高速增长通道,1978年至2018年年均增速达到15.3%,大大高于改革开放前(1952年-1978年)的年均增速5.9%,开启四川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新征程。七十年间四川消费品市场得以繁荣发展,大致经历起步、成长、飞跃、提升四个阶段。

计划手段引导市场(1949-1977):建国后,计划手段是调控经济的主要方式,市场仍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主。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有和集体经济在消费品市场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后期逐步出现国营商业、合作商业、国家资本主义商业、私营商业和个体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流通体制,商业网点得到初步建设。但这期间,由于受“左”的干扰,商业机构、流通渠道多次撤并调整,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垄断整个流通领域,政企不分情况严重,流通渠道单一,商品货源紧缺,服务质量下降,排队购物现象十分普遍。计划经济市场阶段,四川消费品市场发展较缓,1952年至1977年,年均增长5.7%。

市场经济开始起步(1978-1989):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改变物资匮乏的局面,开始缩小计划商品范围,允许社会其它经济兴办批发零售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对大型餐饮服务企业全面推行经营责任制,该时期主要以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等消费耐用品为代表,形成第一次消费转型升级。市场经济起步阶段,四川消费品市场实现快速发展,年均增长16.4%。1981年四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9.1亿元;再用5年时间,在1986年超过200亿元,达到201.8亿元;然后仅用2年时间便实现百亿元的增量,在1988年超过300亿元,达到300.6亿元。

市场机制稳步建设(1990-2000):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放开搞活政策指导下,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格局为商品市场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伴随改革开放进程进一步深入,居民消费欲望极大地释放出来,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风扇和照相机等商品供不应求,形成第二次消费转型升级。十年间,四川消费品市场发展迅速,200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71.4亿元,是1990年的4.8倍,年均增长17.0%。其中1996年四川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7.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市场经济快速腾飞(2001-2012):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四川省抢抓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开拓城乡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信息化建设,消费品市场呈现稳步攀升的发展态势。商品种类更加多样化,丰富多样的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生活需求。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消费热点逐渐过渡到以汽车、住房、通讯产品等享受型商品为主,迎来第三次消费转型升级。12年间,四川消费品市场实现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6.0%,2012年四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622亿元,离万亿大关仅一步之遥。

市场成果巩固提升(2013-2018):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改革开放路线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经济发展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国家更是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四川认真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实施一系列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措施,伴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网络消费迅速发展,新兴消费模式层出不穷,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四川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市场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2013-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7%,2013年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万亿元,四川消费品市场从此站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到2018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万亿元。

二、从十亿级到万亿级,消费品市场繁荣发展

(一)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1.市场总量不断攀升。建国七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四川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市场的逐步开放、消费环境的不断完善,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规模持续扩大。1952年四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有14亿元,随后分别于1981年、1993年、1996年、2009年、2013年跨过1百亿元、5百亿元、1千亿元、5千亿元和1万亿元大关,2018年,四川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54.5亿元,总量是1952年的1304倍,实现年均11.5%的高速增长。

2.城乡市场差距逐步缩小。1992年到2009年,四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为市、县、县以下。17年间,市的零售额从206.1亿元增长到2850.3亿元,年均增长17.8%;县的零售额从97.7亿元增长到1057.0亿元,年均增长16.1%;县以下的零售额从166.8亿元增长到1872.6亿元,年均增长16.3%。从2010年起,市场分组调整为城镇和乡村。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城乡消费实力得到显著增强,全省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由2012年的7782.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4390.1亿元,年均增长1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由2012年的1839.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864.4亿元,年均增长13.2%,乡村市场年均增速比城镇市场快2.4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市场正在加快培育与发展,城乡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

3.法人企业发展迅速。2009年起贸易统计限额标准发生调整,批发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餐饮业和住宿业年营业额200万元及以上。2009年末,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法人企业3117家,到2018年底达到9618家,年均新增722家。其中,批发和零售企业从1879家发展到6932家,年均增加561家;住宿和餐饮企业从1238家发展到2686家,年均增加161家。

4.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商贸流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从年末从业人数看,四川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吸纳的从业人员由2009年的38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64.9万人,净增26.9万人。

(二)新经济蓬勃发展,新消费层出不穷。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攀升,消费内容不断扩展,消费观念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消费模式不断更新。

1.商业综合体不断涌现。自2007年万达广场入驻成都以后,不断涌现的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游艺、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改变了传统的购物方式、生活方式,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品位。四川从2015年起开展城市商业综合体专项调查,2017年,全省纳入统计的商业综合体达到78家,实现销售额(营业额)408.6亿元,比2015年增加41.6亿元,营业面积435.7万平方米,商户数共计11148家,商户从业人员数达到109992人。单位面积实现销售额(营业额)0.94万元,比2015年增加0.14万元/平方米。2017年78家商业综合体累计实现销售额(营业额)同比增长16.2%,比同期传统业态的百货店、专卖店零售额增幅分别高7.0和8.1个百分点,显示出“一站式消费”经营模式的发展优势。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商贸发展的“新名片”。

2.网络零售日新月异。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群体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等,互联网己对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着巨大影响,极大地改变了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四川从2015年起开展网上零售统计,按卖家所在地分,2015年通过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1057.8亿元,2018年达到2671.7亿元,净增1613.9亿元,2018年总量居全国第8位。

3.重点平台规模不断扩大。全国从2015年起监测重点网上交易平台,2015年四川仅1家纳入国家监测,2016年增加到6家,且年销售额均超亿元,2018年达到8家。2018年8家重点网上平台共实现交易额34.8亿元,其中实物类商品交易额34.4亿元。从平台看,“1919”成为全国酒类流通最大O2O电商平台,被誉为“线上线下融合的典范”;新华文轩创建“供应链云平台”模式,成为行业发展模式的标杆,同时还涌现出中药材天地网、九正建材、哈哈农庄、看书网、吉峰易购等全国行业领军企业。

(三)连锁企业强势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后,四川消费市场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彻底改变了以往传统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局面。作为现代流通手段之一的连锁经营方式已成为四川商业企业采用的重要组织方式,四川的连锁商业也从少到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起来。2004年全国开展连锁企业调查,此时四川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连锁经营门店数3102家,2018年发展到13583家,是2004年的4.4倍,实现零售额777.7亿元,是2004年的16.5倍,年均增长22.2%;2004年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连锁经营门店仅322家,2018年发展到1195家,是2004年的3.7倍,实现餐费及商品销售额65.5亿元,是2004年的13.6倍,年均增长21.7%。四川的本土企业成都红旗连锁超市成立于2000年6月,目前在省内开设2700余家连锁超市,并于2012年9月在A股上市,成为A股市场首家便利连锁超市上市公司,它的成长印证了四川连锁市场的飞速发展。

(四)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建国以来,四川城乡集市贸易经过七十年的发展,一个以消费品市场为基础、专业批发市场为衔接的商品交易市场网络已基本形成。四川从2004年起开展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专项调查,截止2017年末,全省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27家,比2004年增加66家,市场摊位数18.9万个,比2004年增加13.9万个,营业面积1314.9万平方米,比2004年增加1128万平方米,市场年成交额达2825亿元,是2004年的8.3倍,年均增长17.7%。2017年,成交额超100亿元的市场5个,超10亿元的市场37个。专业市场的发展和繁荣,推动了商品化、市场化的进程,在活跃商品流通、方便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人民生活变化翻天覆地

七十年来,四川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多层次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消费支出已由生存型消费向全面小康型消费转化。

(一)人民生活奔向全面小康,消费水平迈向富裕。

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16元,是1952年的256倍,年均增长8.8%,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31元,是1952年农村居民纯收入的272倍,年均增长8.9%。

恩格尔系数明显减小。四川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52年的60.00%降至2018年的32.0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52年的70.19%下降至2018年的35.00%。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40~50%之间为小康,在30~40%之间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由此判断四川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正向相对富裕迈进。

(二)消费结构稳步升级,人民幸福感不断增强。

消费领域逐渐扩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形态从单一生活物质需求向多样化服务需求转变,信息、旅游、娱乐等满足精神生活需求的服务消费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十八大以来,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年均增长22.0%,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年均增长17.9%。2018年四川居民人均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等高层次消费的占比分别为13.6%、8.9%、9.1%。

1.“吃”得更营养。居民食品结构不断优化,食品种类趋于多样化,营养丰富的副食类消费比重不断上升,生态绿色食品、保健食品消费量迅速增加。2018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肉、禽、蛋、水产品和奶1298元、352元、133元、221元和392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16.6%、21.0%、37.1%、51.4%和67.5%;2018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消费肉、禽、蛋、水产品和奶1003元、218元、121元、87元和180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38.0%、54.6%、55.1%、85.1%和172.7%。

2.“穿”得更时尚。人们对穿着的要求,已从原来的保暖整洁等基本要求,向时尚、潮流等品质追求转变。服装面料的科技含量进一步增加,具有集“轻、薄、软、美、牢、暖、特”于一身的特殊面料服装已经开始进入普通城镇居民家庭。四川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数据显示,近年来,注重技术含量和产品品质的企业年产量和销售收入增幅均在30%—50%之间。

3.“住”得更舒适。四川居民的住房观念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渐由“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优其屋”转变。同时,居住的硬件条件也明显改善。2018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达35.1平方米,比2013年增加0.63平方米/人;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49.1平方米/人,比2013年增加5.5平方米/人。“十八大”以来四川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年均增长7.9%,家具类年均增长18.5%,2018年四川全体居民平均百户拥有洗衣机95.69台、彩色电视机118.41台、电冰箱99.46台、空调99.07台,消毒柜、洗碗机、健身器材已进入普通家庭。

4.“玩”得更休闲。随着生活越来越好,休闲观念和质量开始发生转变和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旅游,旅游消费成为消费新增长点。2018年四川实现旅游总收入10112.75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7.02亿人次,同比增长4.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012.72亿元,同比增长13.5%,2018年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人数为170.48万人,同比增长2.1%。

5.“行”得更便捷。随着近几年国家相继推出的燃油税改革、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购置税减征等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推动实施,汽车走进百姓平常家。2018年,全省居民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达26.92辆,是2013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3%。其中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36.31辆,比2013年增加19.82辆;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15.45辆,比2013年增加8.46辆。

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四川消费品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四川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努力拼搏,争取不断实现消费品市场跨越式发展、历史性突破,努力满足四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

公众号:华夏经纬数据科技

关注公众号:
华夏经纬数据科技
更多调研资讯>>

免责声明:
本站文章内容以及所涉数据、图片等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华夏经纬立场。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华夏经纬(广州)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终解释权。

QQ在线咨询
给我们留言

咨询电话

020-84668848

华夏经纬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华夏经纬视频号

关注视频号

电话回拨